對騰訊減持京東的簡短評論
時間:2022-01-24 15:03:22 | 作者:愛科技網 | 點擊: 133 次
視頻加載中,請稍候...
歡迎關注“新浪科技”的微信訂閱號:techsina
文/裴培
來源/互聯網怪盜團(ID:TMTphantom)
2021年12月23日,騰訊宣布將所持的大約4.57億股京東A類普通股以實物股息的方式分派給全體股東。這一派息計劃完成后,騰訊持有京東股份的比例將從17%下降到2.3%。消息傳出之后,騰訊股價上漲了大約4.5%,而京東港股股價下跌了大約7%。
毫無疑問,整個市場都想知道更多細節:騰訊為什么減持京東?為什么選擇這種方式減持?會有下一個嗎(下一個會是誰)?誰會是受益的一方?
下面純粹是本怪盜團團長的個人想法。我們并未就此咨詢騰訊或京東官方,因此僅代表主觀意見而不是官方意見。當然,騰訊或京東應該不會對這起事件發表太詳細的官方看法,所以我們的看法應該還是有參考價值的。
騰訊為什么減持京東?這個問題又可以分為三個小問題:
騰訊為什么要減持自己的戰略投資對象?
第一個被減持的為什么是京東?
減持幅度為什么如此之大?
騰訊為什么要減持自己的戰略投資對象?
平臺經濟反壟斷還在推進。無論在國內還是海外,監管部門對于大型互聯網平臺之間的并購、投資、業務聯盟均抱有懷疑態度。此前,斗魚和虎牙的合并已經被叫停,而騰訊音樂的獨家版權也已經被叫停。美國FTC對Facebook提起訴訟的焦點,就是多年以前Facebook對Instagram和WhatsApp的收購。平臺公司的合縱連橫,有助于加強巨頭的壟斷效應,或者構成某種形式的“巨頭聯盟”,因此必然不受監管者和社會輿論的待見。
國內監管部門尚未對騰訊的戰略投資行為發表官方的負面評價。在這種情況下,騰訊主動配合監管趨勢,主動對一些戰略投資對象(尤其是平臺公司)進行減持,是非常明智的。這是第一次,但不會是最后一次——我的意思是,騰訊不會是第一個減持的,京東也不會是第一個被減持的。
接下來幾個月,我們可能會看到很多互聯網平臺公司縮減或退出對其他平臺的投資。至于平臺公司還能不能對內容/產品公司進行投資,這不好說;但是相信在目前的市道下,任何形式的對外投資都會遇冷。就算不涉及監管問題,減少投資、專心過冬,仍然是互聯網巨頭最好的選擇。
第一個被減持的為什么是京東?
從業務層面講,當初投資京東的目標,是激活微信的電商流量,讓騰訊在零售電商市場擁有一個立足點。上述目標已經達到了,但主要不是通過京東,而是通過拼多多、微信小程序和視頻號達到的?,F在,微信的去中心化電商生態已經非常發達,下一個增長點肯定會是視頻號直播。在這種情況下,減持京東并不會特別影響到騰訊的電商戰略。
從估值層面講,京東是今年以來下跌幅度最小的互聯網平臺公司之一。在消息公布前,京東比最高點只下跌了約30%,可以提供比較良好的財務回報。站在股東價值最大化的角度,減持京東無疑比減持美團、拼多多或貝殼要有利得多。
從心理層面講,騰訊戰略投資京東的時間相當長、規模相當大。第一個減持京東,可以起到對市場表態、傳遞更多信息的作用。如果減持一個無足輕重的標的,市場不一定能理解騰訊的戰略意圖,也不會提前做好準備。
減持幅度為什么如此之大?
從業務層面講,既然微信電商的戰略發展方向是去中心化(小程序+視頻號),與京東的戰略合作不再是增量的主要來源,那么持股多少的區別也就不大了。京東在微信的一級入口是由一份戰略合作協議保證的,就算騰訊減持了,這份協議也會執行到期(除非雙方另有約定)。因此,減持1%或減持15%,對業務的影響是差不多的。
從估值層面講,如果騰訊分期分步宣布減持京東,對市場信心無疑會造成持續的打擊,也會不利于京東一方。一次性地宣布減持到位,雖然會對京東的股價帶來短期壓力,但是過去了也就過去了——何況上面已經提到,京東今年的跌幅明顯小于互聯網中概股的平均水平。
為什么選擇這種方式減持?
- 上一篇:完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
- 下一篇:奧密克戎毒株在意大利快速傳播 千名校長吁推遲開學